近日,国务院原参事夏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要提振消费,就必须让农民致富,让农民致富,就要把宅基地做活,让农民享受宅基地制度红利。
这些话听起来,都很有道理。农民有钱了,就能消费。广大农民敢消费了、想消费了,对消费的提振作用就大了。而让农民有钱的办法是什么呢?让宅基地活起来,从而让农民通过宅基地的转让等方式,迅速富起来,然后用于消费。话说到这里,一切都很自然,也很符合逻辑,更会让广大农民浮想联翩。但是,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,那就是宅基地转让了,手中有钱了,那钱花完了怎么办?
这里,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前几年地方推行的让农民集中居住、置换耕地的做法。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耕地指标,以便于满足城市建设和引进项目所需要的耕地需要。纷纷采取了将城郊农民大规模集中居住、然后把城市周边土地置换出来的方式。结果是,耕地确实置换出不少,耕地指标也达到了,广大农民也都搬迁到集中开发的小区居住,由农村居民变成了城市居民,住房的条件也不错。特别是名下的资产,原本很少很少,经过这么一置换,农村不值钱的房产,都变成了按城市房价计算的资产,带来名下资产的大幅增加。
然而,过不了半年,被置换土地的农民发现,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了。因为,原本完全可以自给的粮油、蔬菜、禽蛋、鱼肉等,都没有来源了,全部需要靠钱购买了。如果农村房子面积大,在拿了一部分房产的同时,还拿到一部分现金的农民,还能勉强生活,只是口袋越来越瘪。那些只勉强拿一套房产的农民,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。好的地方,有很低的社会保障。差的地方,压根就没有社会保障。且因为这些农民大多没有任何技能,根本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,让进城的农民怎么过日子?
是的,宅基地盘活了,农民瞬间有钱、有房产了,名下的资产增加了,可是,他们的消费水平、消费能力反而大大下降了。要知道,农民最“富有”的,也就是宅基地了,让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,把宅基地也转让了,他们还怎么过日子?更重要的是,这些宅基地谁来受让呢?开发商?城市人?有钱人?他们把这些宅基地收去干什么?开发?囤积?种植?办厂?种植是肯定不可能的,没有一个企业愿意花高价把农民的宅基地拿去,然后去种植的。办厂,没有宅基地同样可以。最可能的就是搞开发和囤积土地,而这恰恰是农村宅基地改革最不应当出现的现象。
农村宅基地改革,绝对不能再走城市土地改革和城市建设的老路,绝对不能再让开发商到农村去炒土地、炒房子。如果农村的土地价格和房价再炒高了,问题就真的十分严重、风险极大了。在房价和地价问题上,目前农村还是一块净土,还没有受到污染。如果再被高地价、高房价所污染,要想让广大农民提高消费能力,就是一句空话了。真正要想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水平、消费能力,还是要发展农村经济、壮大农村产业实力,让广大农民不要再舍近求远地去城市就业,而是能够留在家乡、留在家门口就业。
也正因为如此,希望千万不要动农民宅基地的脑子,不要打农民宅基地的主意。宅基地需要搞活,需要改革,需要通过制度调整与完善改变目前宅基地动不了的管理模式。但是,绝不是靠宅基地让农民去致富。这样的致富方式,与城市拆迁让市民致富是没有两样的,都有一个重要前提,那就是让地价和房价快速上涨。这是绝对不可取的,也是不能再走的老路。宅基地改革的目标是不要把农民锁死在宅基地上,让有意向进城或到外地的农民能够比较方便地转让宅基地,并获得较高收益。而这个收益,也绝不是依赖于地价、房价大幅上涨,而是使用价值,是受让者愿意为了使用付出较高价格。
所以,夏斌参事的想法是对的,让农民致富来提振消费,但是,想通过宅基地让农民致富,这样的方式不可取,是本末倒置,是会带来很大风险的行为。农民致富只能通过发展经济、培植产业、扩大就业,而不是吃老祖宗留下的本。
这些话听起来,都很有道理。农民有钱了,就能消费。广大农民敢消费了、想消费了,对消费的提振作用就大了。而让农民有钱的办法是什么呢?让宅基地活起来,从而让农民通过宅基地的转让等方式,迅速富起来,然后用于消费。话说到这里,一切都很自然,也很符合逻辑,更会让广大农民浮想联翩。但是,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,那就是宅基地转让了,手中有钱了,那钱花完了怎么办?
这里,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前几年地方推行的让农民集中居住、置换耕地的做法。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耕地指标,以便于满足城市建设和引进项目所需要的耕地需要。纷纷采取了将城郊农民大规模集中居住、然后把城市周边土地置换出来的方式。结果是,耕地确实置换出不少,耕地指标也达到了,广大农民也都搬迁到集中开发的小区居住,由农村居民变成了城市居民,住房的条件也不错。特别是名下的资产,原本很少很少,经过这么一置换,农村不值钱的房产,都变成了按城市房价计算的资产,带来名下资产的大幅增加。
然而,过不了半年,被置换土地的农民发现,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了。因为,原本完全可以自给的粮油、蔬菜、禽蛋、鱼肉等,都没有来源了,全部需要靠钱购买了。如果农村房子面积大,在拿了一部分房产的同时,还拿到一部分现金的农民,还能勉强生活,只是口袋越来越瘪。那些只勉强拿一套房产的农民,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。好的地方,有很低的社会保障。差的地方,压根就没有社会保障。且因为这些农民大多没有任何技能,根本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,让进城的农民怎么过日子?
是的,宅基地盘活了,农民瞬间有钱、有房产了,名下的资产增加了,可是,他们的消费水平、消费能力反而大大下降了。要知道,农民最“富有”的,也就是宅基地了,让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,把宅基地也转让了,他们还怎么过日子?更重要的是,这些宅基地谁来受让呢?开发商?城市人?有钱人?他们把这些宅基地收去干什么?开发?囤积?种植?办厂?种植是肯定不可能的,没有一个企业愿意花高价把农民的宅基地拿去,然后去种植的。办厂,没有宅基地同样可以。最可能的就是搞开发和囤积土地,而这恰恰是农村宅基地改革最不应当出现的现象。
农村宅基地改革,绝对不能再走城市土地改革和城市建设的老路,绝对不能再让开发商到农村去炒土地、炒房子。如果农村的土地价格和房价再炒高了,问题就真的十分严重、风险极大了。在房价和地价问题上,目前农村还是一块净土,还没有受到污染。如果再被高地价、高房价所污染,要想让广大农民提高消费能力,就是一句空话了。真正要想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水平、消费能力,还是要发展农村经济、壮大农村产业实力,让广大农民不要再舍近求远地去城市就业,而是能够留在家乡、留在家门口就业。
也正因为如此,希望千万不要动农民宅基地的脑子,不要打农民宅基地的主意。宅基地需要搞活,需要改革,需要通过制度调整与完善改变目前宅基地动不了的管理模式。但是,绝不是靠宅基地让农民去致富。这样的致富方式,与城市拆迁让市民致富是没有两样的,都有一个重要前提,那就是让地价和房价快速上涨。这是绝对不可取的,也是不能再走的老路。宅基地改革的目标是不要把农民锁死在宅基地上,让有意向进城或到外地的农民能够比较方便地转让宅基地,并获得较高收益。而这个收益,也绝不是依赖于地价、房价大幅上涨,而是使用价值,是受让者愿意为了使用付出较高价格。
所以,夏斌参事的想法是对的,让农民致富来提振消费,但是,想通过宅基地让农民致富,这样的方式不可取,是本末倒置,是会带来很大风险的行为。农民致富只能通过发展经济、培植产业、扩大就业,而不是吃老祖宗留下的本。

相关资讯
- 谭浩俊:做活宅基地就能让农民快速富起来吗?2022-10-30
- 中共中央、国务院: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发展适老产业2021-11-25
- 土地承包有偿退出再获官方表态,专家称稳妥推进需三大前提条件2021-08-30
- 别打农村宅基地歪主意,农业农村部:严禁城里人建别墅和会馆2021-02-26
- 别打农村宅基地歪主意,农村农业部:严禁城里人建别墅和会馆2021-02-25
同类资讯
- 贾康:房地产行业复苏已成大趋势 房地产并未全部消失投资属性2023-02-17
- 冯仑:楼市会伴随结构改变 大家会更安全买房2022-10-30
- 李宇嘉:从源头上提振房地产行业各方的信心2022-10-26
- 易纲:推动“保交楼”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2022-10-16
- 严跃进:“回购商品房”提振楼市同时考验地方财政2022-10-13
随机资讯
- 重庆瓦斯燃烧事故再次发生2009-08-19
- 千人购房网帖引热议 当啃老族还是当房奴?2009-08-18
- 高房价还能维持多久?2009-08-18
- 排行榜:全国最牛钉子户2009-08-18
- 为增加市民出行便利 26日起新开通67路公交线2009-08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