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根据我的行业经验,这件事发生在年初关于渠道分销点位的新一轮谈判中,双方应该是谈崩了。”
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1月30日在电话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历时约半个月,北京链家和中海两大巨头掰手腕的“误会”还是没有最终结果。
记者数次登录链家网,绝大部分中海房源依旧处于下架状态,而贝壳找房平台则依旧可以看到中海的房源。
贝壳找房相关负责人30日向记者解释了这一行为:“根据相关规定,链家网作为交易平台不能挂出没有代理品牌的房源,现在和北京中海的合同暂时到期,所以没有挂出。而贝壳找房网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交易平台,所以北京中海的房源还是可以展示的。”
中海方面则告诉记者:“其实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全面停止,一些项目还在用链家接访带看,我们双方没有根本性矛盾。”
目前事件双方都表示,谈判还在继续,后续会恢复合作。
只是谈判的过程或许会曲折,因为行业环境变了。
北京城市建筑 图片来源:摄图网_501343895
事情是这样的 ↓↓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1月29日报道《房源突然下架,中海北京和渠道“掰手腕”,发生了什么?》,刚过完春节,圈内人惊讶地发现,北京中海的项目被链家全部下架,坊间传言中海欠佣超过一个“小目标”。
对此,涉事双方一个说只是“暂停”,另一个说是“误会”。
而卖房小哥则忧心忡忡,担心自己的提成泡汤,呼吁房企切实“保民生、保就业”。
对于“中海拖欠了链家渠道费用”的说法,北京中海方面予以否认,表示中海和链家的合作方式不同:“很多开发商给链家结算都是认购,或者草签就结算,也会给链家预先付款。但中海的流程一直都是网签+全款到账,流程虽然繁琐一些,但对双方都是保障,正常达到比例的我们都会抓紧付款。”
也就是说,京城地产一哥的做法比别的房企更霸气。
但链家不是小公司,也是中介一哥,自然也要“过过招”。于是,双方就“掰手腕”了。
而中海此次似乎是有备而来。
中海去年在北京销售超过500亿元,渠道销售大约占比30%多,并非离开渠道就完全卖不了房子。
中海方面表示:“中海不一样,口碑不错,项目不错,积累的客户多,自渠也做得比较好,还能博弈。”
其实中海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渠道,中海方面表示:“我们希望卖房,但要控制整体费用合理。我们年初一般都靠自己销售,也是控制渠道费用,希望能把更多资源合理运用。”
作为房地产界的“利润王”,中海今年倍感压力,因为2022年中海整体的业绩也是下降的。
根据中海的业绩简报,2022年该公司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,947.62亿元,相应的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13,870,200平方米,分别按年下跌20.2%及26.6%。
“谈崩了”?
“这件事情发生的逻辑是清晰的。目前比较重要的是,大家要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。”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1月30日在电话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“根据我的行业经验,这件事发生在年初关于渠道分销点位的新一轮谈判中,双方应该是谈崩了。”
“从开发商角度看,2022年下半年以来,某种程度上国企和央企开发商的差异化优势就更加显现了,整个市场的购买热情并不高涨,很多购房者的首选就是国央企。所以就中海来看,目前在谈判中强势一些也是正常的。”
“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下降,控制成本就成了必选项,而控制成本是不能牺牲建筑质量的,那么压缩营销费用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。”
“确实,开发商经过这些年自有渠道建设,相对也越来越成熟,谈判的时候也更有底气。如今中介行业也发生了变化,除了链家之外,还有我爱我家(000560)、麦田等中介机构,58安居客等一些流量平台也在转向线下,字节跳动旗下的幸福里也开始做新房垂直业务,生态已经相对丰富了。”
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1月30日在电话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历时约半个月,北京链家和中海两大巨头掰手腕的“误会”还是没有最终结果。
记者数次登录链家网,绝大部分中海房源依旧处于下架状态,而贝壳找房平台则依旧可以看到中海的房源。
贝壳找房相关负责人30日向记者解释了这一行为:“根据相关规定,链家网作为交易平台不能挂出没有代理品牌的房源,现在和北京中海的合同暂时到期,所以没有挂出。而贝壳找房网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交易平台,所以北京中海的房源还是可以展示的。”
中海方面则告诉记者:“其实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全面停止,一些项目还在用链家接访带看,我们双方没有根本性矛盾。”
目前事件双方都表示,谈判还在继续,后续会恢复合作。
只是谈判的过程或许会曲折,因为行业环境变了。
北京城市建筑 图片来源:摄图网_501343895
事情是这样的 ↓↓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1月29日报道《房源突然下架,中海北京和渠道“掰手腕”,发生了什么?》,刚过完春节,圈内人惊讶地发现,北京中海的项目被链家全部下架,坊间传言中海欠佣超过一个“小目标”。
对此,涉事双方一个说只是“暂停”,另一个说是“误会”。
而卖房小哥则忧心忡忡,担心自己的提成泡汤,呼吁房企切实“保民生、保就业”。
对于“中海拖欠了链家渠道费用”的说法,北京中海方面予以否认,表示中海和链家的合作方式不同:“很多开发商给链家结算都是认购,或者草签就结算,也会给链家预先付款。但中海的流程一直都是网签+全款到账,流程虽然繁琐一些,但对双方都是保障,正常达到比例的我们都会抓紧付款。”
也就是说,京城地产一哥的做法比别的房企更霸气。
但链家不是小公司,也是中介一哥,自然也要“过过招”。于是,双方就“掰手腕”了。
而中海此次似乎是有备而来。
中海去年在北京销售超过500亿元,渠道销售大约占比30%多,并非离开渠道就完全卖不了房子。
中海方面表示:“中海不一样,口碑不错,项目不错,积累的客户多,自渠也做得比较好,还能博弈。”
其实中海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渠道,中海方面表示:“我们希望卖房,但要控制整体费用合理。我们年初一般都靠自己销售,也是控制渠道费用,希望能把更多资源合理运用。”
作为房地产界的“利润王”,中海今年倍感压力,因为2022年中海整体的业绩也是下降的。
根据中海的业绩简报,2022年该公司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,947.62亿元,相应的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13,870,200平方米,分别按年下跌20.2%及26.6%。
“谈崩了”?
“这件事情发生的逻辑是清晰的。目前比较重要的是,大家要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。”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1月30日在电话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“根据我的行业经验,这件事发生在年初关于渠道分销点位的新一轮谈判中,双方应该是谈崩了。”
“从开发商角度看,2022年下半年以来,某种程度上国企和央企开发商的差异化优势就更加显现了,整个市场的购买热情并不高涨,很多购房者的首选就是国央企。所以就中海来看,目前在谈判中强势一些也是正常的。”
“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下降,控制成本就成了必选项,而控制成本是不能牺牲建筑质量的,那么压缩营销费用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。”
“确实,开发商经过这些年自有渠道建设,相对也越来越成熟,谈判的时候也更有底气。如今中介行业也发生了变化,除了链家之外,还有我爱我家(000560)、麦田等中介机构,58安居客等一些流量平台也在转向线下,字节跳动旗下的幸福里也开始做新房垂直业务,生态已经相对丰富了。”
12

相关资讯
- 贝壳彭永东:为什么承诺这件事对我们如此重要?2023-02-23
- 贝壳研究院:住房空置率随城市能级依次递增,南昌空置率达20%2022-08-05
- 盛松成: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转折点2022-07-30
- 浴火重生的贝壳,向“家装”展开攻势2022-06-02
- 贝壳找房获批广东省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22-03-15
同类资讯
- 新政丨新疆乌鲁木齐:公积金贷款购买新房单价上限上调10% 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2023-02-01
- 厦门大力招揽教育、医疗博士,最高可获130万元房补2023-01-31
- 南昌红谷滩区刺激楼市:卖得最好的房企可获50万奖励2023-01-31
- 银行信贷“开门红”节奏有变,什么信号?2023-01-31
- 湖北省2023年10大民生项目清单2023-01-31
随机资讯
-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0% 将一次性冻结约3500亿元2011-03-20
- 孔庆平:楼市下降趋势已定2011-03-21
- 任志强: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到明年将无法持续2011-04-11
- 二手房“一房一价”难实行 议价是博弈过程2011-04-11
- 限购一个月 三亚炒房客大量抛售房源2011-04-11